掩藏青山绿水间的鄂东第一祠----红安县八里湾镇陡山村吴氏祠堂

走进鄂东第一祠——红安吴氏祠堂类别

[作者:无 ]    [时间:2013-03-14]     [来源:idc设计网]

 

撰文/摄影 辛艺峰    专栏主持:辛艺峰

       被誉为鄂东第一祠的吴氏祠堂,其背倚悬崖陡峭的陡山,面对苍翠葱郁的谢家座山,门口左右两边各有一棵红枫树,如同两位卫士守护着祠堂。祠前有大片良田,一条小溪从祠堂门口流过。按传统的风水理论,这块地正是“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污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陡山村中曾有考取功名人氏数名,吴氏族人也不乏外出经商并发财的生意人。

    据《吴氏家谱》及祠堂旧址铭刻文献记载,吴氏祠堂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间(公元1763年),后毁于火灾,同治十年即公元1871年重修,再次失火。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在外经商多年的吴氏兄弟耗资十年储蓄,领头再修吴氏祠堂,总投入白银万两以上。有鉴于前两次祠堂毁于大火的教训,此次选新址重建,并请风水先生反复观测,力避火位。同时,祠堂特地造在河旁,既便于建筑材料运输,也利于防火。在祠堂选择开门的朝向时,虽坐南朝北,细细观测,整座祠堂的朝向略偏向西北方,大门较村户略有偏向。

  从吴氏祠堂建筑群来看,整个吴氏祠堂面阔五间,为砖木结构,占地面积约3000 m2,建筑面积约1410 m2。整个吴氏祠堂的空间布局严格按照寻常祠堂的要求而设置,为三进两庑式及一进数重的形式,前、中、后三重建筑之间,有庭院相隔,廊庑相连,祠堂内每重的用途皆有明确分工,形成前有牌楼、中有大厅、后有深院的空间序列。其中前幢部分连接正门牌楼之后设有戏台,大门与拜殿之间形成的院落两侧廊庑部分为上下两层,二层廊庑尽头连接拜殿大厅的楼梯处曾设有木雕鼓皮小门,现已被拆毁,后院廊庑被发展为东西厢房,其后的寝殿则为整个吴氏祠堂建筑群空间序列划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

 


       


       背倚苍翠葱郁陡山,面对倒水河流与大片良田,门前流过小溪的吴氏祠堂建筑群落外部环境


       吴氏祠堂正中重檐歇山式的石牌楼,高5 m,飞檐起翘、雕饰细致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走进吴氏祠堂建筑群,迎面而立的是吴氏祠堂重檐歇山式的石牌楼,其高5m,其建筑造型为三层飞檐、鱼尾鸱吻,斗栱三重,皆为陶制,其色如墨,大门横梁上方阳刻隶书横匾与正上方楷书竖匾皆为红岩雕刻后嵌入牌楼之内。除两匾外,牌楼上饰有许多精美的人物花鸟雕刻嵌板,内容为“文王访贤”“大禹耕田”“二十四孝”等,下有两圆形雕花抱鼓石及一对石狮。外围东西及背墙,由特制的大青砖所做,围墙将其包裹成一个整体,墙头饰以精制的砖雕与饰物,并与陡山村民宅建筑融为一体。

  吴氏祠堂正中牌楼上悬挂着一笔力遒劲竖匾,上书“吴氏祠”,牌楼内还有一块横匾,上面同样也是龙飞凤舞的四个字“家承赐玉”,大约指的是朱元璋为这里题字的事。牌楼上飞檐起翘,翼角伸展,青瓦朱甍,雕饰细致,呈现出典型的徽赣之风及鄂东地区的传统建筑装饰之意蕴。

  推开朱漆大门,拾级而进,祠堂建筑的第一重是观乐楼,这两层木楼建在祠堂第一重进门处,楼梯在围墙内东西两侧,可沿木梯上楼。观乐楼差不多占整个祠堂一半面积,是宗祠建筑的重点。观乐楼呈U字形,分前楼和左右两侧楼。建筑的主要功能是娱乐,人们可以全方位地居高临下观看楼下歌舞戏曲表演,前楼正中为族长、长辈及绅士秀才之类族中显赫人物设有座位。

  观乐楼建制极为考究。全部使用木材建成,梁、柱、幅上无一处不是雕龙画凤,镌刻花鸟人物。前楼上两根红柱合抱举起两层飞檐翘角,如同举起一具两耳竖立、两角尖尖、气势凌人的牛头。“牛头”中间高悬的字体庄重的“观乐楼”匾额。站立前楼上仰面而望,可以清楚看到戏台上方为聚音所制的藻井,为八角覆斗形,其中心绘有有黑红两鱼缠绕的八卦造型,其余圆周一圈彩画取材戏剧故事中常见题材,如魁星点斗,三娘教子,三国演义等。图案线条清晰,色彩艳丽。

  在观乐楼戏台“观乐亭”的楼檐台裙上有一处近9 m长绝无仅有的木雕精品“武汉三镇江景图”,采用长卷画的表现手段,从右至左依次表现的是光绪初年武汉三镇,即汉口、汉阳、武昌的沿江景象。这件木雕显然是吴氏祠堂的无价之宝,其精致令人叹服,同时,这件与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中国近代城市商业木雕作品,对近代武汉的城市发展研究也具有历史参考价值。

  观乐楼与祠堂上殿之间为二层廊庑围绕出的宽敞前院,走过前院,踏上两级石阶,就到了祠堂的上殿——拜殿,即吴氏祠堂的中心区域。拜殿大厅进深约12 m,由30根圆柱支撑,厅前由汉白玉护栏,柱头上饰有正在玩闹的小象。护栏后曾有栅栏门,现已拆去。大厅前端开敞,中间有一高5m左右档板屏风,屏风后经过两扇门后院,需跨过极高的门槛。节假日中,每逢祭祀仪式的时刻,拜殿都会是最热闹的地方,其档板上会置有祖先的画像,供桌将被放于其下,上置瓷瓶、果品、香烛、鲜花等祭祀物品。圈椅将顺着中轴线对称一字排开,凡是族里重要的事或是婚丧嫁娶都会在这里决定。光阴飞逝而过,现在的拜殿已找不回当时的盛景了,唯留下精美的垂步,柱头、牛腿。殿内柱子的底座都如同覆于方盒之上的方巾,在每侧三角形的布巾上都装饰有动物或者花草的团花纹。


       观乐楼剖立面


       观乐楼牌匾


        观乐楼


       观乐楼戏台上方藻井“八卦太极图”


        前院围廊

  沿着拜殿两边的边门再往后走,就到了寝殿。寝殿前的廊道两端连向尽头的两间仓库,有花罩门连接仓库和走廊,后院厢房的隔扇原是有的,现只剩下门槛,厢房两侧雕花大窗上分别有一个大字,处于圆圈纹路中心,为“渔”、“樵”、“耕”、“读”四个空心草书雕刻大字。空心字中缀有小花,圆圈四周是镂空雕刻的窗面,上有整齐雕琢的花形开孔,下为龙纹刻板。厢房二层的栏杆外还有可用支架灵活支撑的遮阳板,这样,两侧的厢房既可透气又可遮阳。细小的空隙,既保证了室内光线的需要,又让光线稳定在人的视觉可承受范围之内,空气可从其间自由流通。

  寝殿的院落结构类似于四水归堂的形制,四周密封,院落双层,屋顶的雨水从四面流入天井之中。在后院表层的石板之下,还有一层架空的排水渠,院落中央地势微高于四周,天井四周装有铜钱纹路的暗渠。每逢下雨之时,雨水借助重力作用从屋顶汇于天井,再四散到天井四周的暗渠之内,顺着暗沟流走。这样的排水方式既科学又节省,非常实用,当然,也暗喻“财不外流”之意。

  整个吴氏祠堂建筑色彩,由于民居建筑在材料与用色上受到限制,加之儒家学派中追求淡雅自然思想的影响,祠内建筑的颜色多为砖木本色,即以青灰白色系为主。并且宗祠本为严肃场合,为列祖列宗供养之所,所以太过鲜艳的颜色也不符合宗祠的需要,这就是吴氏祠堂的建筑色系以青白红三色为主色的原因。

  进入吴氏祠堂,不管是祠堂入口牌楼,还是拜殿大厅,吴氏祠堂的建筑装饰无疑是鄂东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祠堂建筑內部“砖雕”、“石雕”、“木雕”三雕皆全,虽为徽派古建风格,但其长江中流家族祠堂的特色还是可见一斑。即建筑雕刻精细,细节之处尽显华贵。盖因明清以后江南地区百姓生活相对富裕安定,从而为宗祠家庙创造了一个稳定发展的条件,使其宗祠精美华丽的建筑装饰,可让后人在视觉上从繁复中品味出许多精致与有趣的细节,以及充满人文情怀的精神追求。


       拜殿剖立面


       拜殿


       寝殿剖立面


      寝殿


       吴氏祠堂建筑各个细节,力求精致


       吴氏祠堂建筑各个细节,力求精致


       吴氏祠堂建筑各个细节,力求精致


       吴氏祠堂建筑各个细节,力求精致

  岁月的侵蚀和人为的力量,使曾经精美的吴氏祠堂由盛至衰,现已在田野间摇摇欲坠,更有白蚁的蛀蚀在威胁着它的将来,这是任何一个尚未受到当局重视的古建筑必将面临的命运。或许在建筑之初,吴氏祠堂的建造承载着家族的希望,传承着文化的使命,这也是中国传统公共建筑的一个重要功能。但时至今日,这一功能早已发生了转变,因为,这正如哈里斯所言,是由于“旧的价值体系的瓦解”。社会价值体系的变更直接引起最大变化的往往是公共建筑。新社会的到来,改变了传统宗族社会的秩序,由宗法制度所支持的家祠自然逃不脱衰败的命运。好在就艺术价值而言,吴氏祠堂的建筑和装饰均忠实地还原与纪录了鄂东地区的历史与筑祠工艺,不失为一笔有价值的文化财富。如今的吴氏祠堂也挂起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聘请专人予以保护,并将作为旅游景点经整修后对外开放,但愿这鄂东第一祠,能在当下再展昔日的辉煌。

实测图纸整理绘制:何欣然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收稿日期:2011.11.04

参考文献
[1]梁雪.从聚落选址看中国人的环境观.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39
[2]陶大夏.光绪黄安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影印本).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3]卡斯腾·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281